•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河南高校

江智勇教授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15年12月18日 信息来源:河南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江智勇教授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河南省特聘教授江智勇课题组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gew. Chem. Int. Ed.),影响因子11.261]上在线发表题为“Chemoselective Switch in the 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 of 5H-Oxazol-4-ones and N-Itaconimides: Addition–Protonation or [4+2] Cycloaddi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DOI: 10.1002/anie.201507796)。文章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单位均为河南大学。

化学选择多样性能够极大提高合成效率,有利于合成出多类型复杂化合物,因此在化学合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智勇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该方面研究工作,并已使用可见光催化手段在非手性化合物的化学选择多样性合成上取得进展(Angew. Chem. Int. Ed.2015, 54, 11443−11447)。然而,在不对称催化中实现这一目标更具挑战性,迄今国际上相关报道极少。

近年来,该课题组一直发展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氨基酸衍生手性Brønsted碱催化剂挑战不对称催化反应。2012年,他们使用该类型催化剂成功解决环状亲核试剂参与的不对称vinylogous—Michael加成反应(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10069–10073);2013年报道了一类线性亲核试剂参与的不对称vinylogous—aldol反应(Angew. Chem. Int. Ed.2013, 52, 6666–6670)。其它相关工作还包括Org. Lett. 2013, 15, 2358−2361;J. Org. Chem.2015, 80, 7770−7778;J. Org. Chem.2015, DOI:10.1021/acs. joc.5b02286,并受邀在有机化学主流期刊Synlett上发表综述(Synlett2015, 26, 2216−2230),阐释该类型催化剂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在此基础上,江智勇教授课题组使用L-叔亮氨酸衍生Brønsted碱催化5H-oxazol-4-ones与N-itaconimides的不对称反应,通过发展一类简单、新颖的化学选择多样性策略,即仅改变反应溶剂与温度,高立体选择性合成出共轭加成—质子化及[4+2]环加成两类产物。这也是5H-oxazol-4-ones首次实现C-2位亲电加成反应的报道。与此同时,他们设计开发了一类新型硅—碱试剂,实现了高难度的1,3-位手性化合物的非对映异构多样性合成。

该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朱博同学。朱博同学的硕士研究生阶段也就读于河南大学,迄今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共发表2篇论文。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以及河南大学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基金等经费支持。

上一篇:全国武术段位考试点巡视活动在我校开幕
下一篇: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
(作者:佚名 编辑:河南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