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河南高校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时间:2016年11月18日 信息来源: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关照》(国教督办函〔2016〕36号)和《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认真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教发〔1999〕86号)批准,在豫西师范(建于1946年)教育机构和三门峡电大(开办于1979年)教育资源合并基础上成立,由三门峡市人民当局举办、省教育厅实施营业管理的一所全日制通俗高等职业院校。迄今,已有70年的办学历史和17年的高职办学历程。

二、办学定位

长期以来,学院把“为门生提供最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办人民写意的高职院校”作为价值寻求,提出了“特色光显、质量过硬、省内一流、人民写意”的发展目标和“瞄准一个目标、实现两大变化、坚持三位一体,凸起四个学会、强化五种意识”的团体工作思路,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三门峡、面向金三角、服务大中原”的办学定位。

三、取得成绩

学院在2006年、2010年两次周全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目前,学院是国家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巾帼建功先辈集体、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辈单位、河南省主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辈单位、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辈单位和河南省园林单位。先后获得河南省落实卒业生就业政策良好院校、全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先辈单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辈单位和河南省公众最写意的十佳高职高专院校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第二部分  办学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是高职院校提拔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保障。在办学基础能力建设过程中,学院重点围绕增强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增强制度建设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完美实训基地建设,营造创新、创业、就业的实践环境

学院本着教学为主、兼顾创新、创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原则,对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了改建、扩建和新建。依托“河南省全民振兴工程项目建设”,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校内实训室,目前,建有校内实践基地数123个,其中,建筑技术、机电一体化2个实训基地为中间财政支撑的实训基地,电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机电技术、商务应用、软件技术、主动控制技术、电子商务7个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日益完美的实训基地,为专业教学、技能鉴定和创新创业提供了紧张的保障,取得了优秀的成效。目前,学院专业实训室的行使率均在85%以上,各专业卒业生职业资格获取率均在96%以上。

在增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学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开拓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体例,增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确保每个专业都有不少于一个稳固的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赓续拓荒新的校外实训基地,进步校外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目前,学院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101个,为门生的熟悉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提供了充分保障,也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紧张保障。

二、增强图书资料建设,雄厚教学、科研资源

学院正视图书资料建设,将图书资料购置费用纳入学院的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图书的购置。每年投入80万元用于图书资料购置。赓续增长、日益雄厚的图书资源为门生学习、教师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用支撑。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实现服务与管理的当代化

学院以打造智能校园为目标,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带动学院管理与服务的当代化。

(一)做好顶层设计、同一规划、分步实施

学院在陕西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专家的引导下,编制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同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国家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为依托,以需求为动力,以应用为导向,坚持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同步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建设功效,有用服务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目前,学院已周全完成了河南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建设义务,并于2015年12月9日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2016年1月通过了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验收。

(二)完美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化校园基础

近年来,学院通过网管中间改扩建、基础网络改造、出口核心设备升级、教科网智能光网络建设大幅提拔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安全监控、一卡通等网络带宽,实现“百兆到桌面、千兆到楼宇、出口支撑万兆”的高速、稳固、可控的数字校园网络,为后续无线校园覆盖、网络教学改革、各类应用扩展提供坚实基础。

(三)增强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学院管理应用体系集成整合

学院以教育部2015年《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为依据,同一规划、同一设计、同一管理、同一评价,实现学院管理应用体系集成整合,为数字校园打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指定响应的集中认证技术规范,提供同一的应用体系用户管理接口,最终实现所有新建体系用户认证的同一集中化管理,做到真正意义的集中认证。学院渐渐完成了将原有教育管理应用服务由自力应用服务器架构变化为假造中间服务器架构。充分行使高性能的假造计算中间,将教务管理、门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费查询、网站、继承教育平台、电大、社区医院等14个应用服务迁移到假造服务器上,大大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和功耗,进步了应用服务的计算性能和稳固性。

同时,学院增强校园一卡通体系建设,建成了包括餐饮及消耗管理、机房管理、校园迎新、图书管理、银行圈存、考勤管理、会议签到、巡更管理等子体系为一体的校园一卡通体系,实现了 “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为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极大地进步了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效益。

(四)增强资源平台建设,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新模式

学院吸纳了各行业信息资源,融合了学院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教育超市培训资源库、其他体系资源(学院的生理咨询中间、专业资格认证中间、技能检测中间、实用培训中间、众创暨创业孵化基地)等,建成了自动式、协作式、研究型和自立型的信息服务和学习平台,全方位提供区域内社会服务。目前,学院已建设了《机械零部件测绘与CAD》《单片机实践与仿真技术》《发酵技术》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当代酒店经营与管理》《ASP.NET2.0 web应用程序开发》《动画造型》《数据库技术》《市场营销技术》等30余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总点击量超过七万人次,收到了优秀的结果。

此外,学院还充分行使继承教育学院网上学习考试平台和电大开放式教育平台,积极为区域社会提供网络开放课程。

四、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持续发展

学院为市属公办院校。三门峡市财政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积极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探索财政投入新体例,发挥财政支撑职业教育发展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一样平常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撑高职院校发展的经费。按我院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2015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7483.83元/生,按照《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完美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显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豫财教﹝2015﹞100号)文件,2015年我院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已达到文件要求,并超出483.33元/生。2015年,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到10323.9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7615.76元。

通过加大经费投入,保障了学院持续发展。学院现占地958289.0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71.55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329159.1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0.16平方米,生均门生宿舍面积7.66平方米。校内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美。

五、增强制度建设,提拔管理水平

(一)完美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举动

提拔管理水平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实际要求,是进步人才培养质量的紧张保障。学院编制出台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坚持依法、按章治校。学院以完美管理机制为前提,以完美管理制度为基础,以管理服务年运动为抓手,以干部实行力提拔力工程建设为保障,赓续进步各项管理的规范化、邃密化和科学化水平。

学院通过认真梳理,修改完美了教学管理、门生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学举动和管理举动,进步管理效益。

(二)创新管理机制,提拔管理水平

学院引入绩效评价理念,对各教学院部实施绩效考评。学院出台了《院部教学绩效考评办法》,对各教学院部的教学绩效进行学年考评。教学基本状况、教学建设与成果、科研与服务和人才培养质量4 个一级考评指标,27个二级考评指标,134个观测点的考评系统,周全反映了各教学院部的各项工作。I借助信息化手段,日常性的填报考评,将过程评价与闭幕考评有机结合,促使各教学院部以教学工作为中间,明确发展过程中的上风与不足,严抓教学过程管理、正视管理绩效,进步管理效益。

第三部分  “双师”队伍建设

学院高度正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事业发展的紧张位置,重点建设,优先发展。学院根据发展需求,从现实出发,以周全进步教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以优化结构为目标,以内培、外引、互联为途径,以建立激励机制为保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开展岗位培训、教学竞赛,进步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院坚持开展多情势、多途径的岗位培训和教学竞赛运动,进步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每年都遴派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种情势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进一步了解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状态、发展前景,掌握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进步专业素质;对所有新进教师开展以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基本规范、当代教育技术等为重要内容的岗前培训,帮助新教师敏捷适应高职教学;出台了《教师“结对”培养管理办法》,为每位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都安排一名经验雄厚、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对其进行教学引导,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经常开展教师粉笔字、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程、说专业、说项目运动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进步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平台。内容雄厚的培训教育和多种情势的教学竞赛运动使我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拔,教学质量赓续进步。近年来,门生评教写意率在90分以上者达95%。

二、通过顶岗锻炼,进步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院出台了《教师到企(行)业顶岗锻炼管理办法》。充分行使寒暑假的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去顶岗锻炼,在实践中进步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对教师顶岗锻炼的考核,并把考核成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评聘的紧张条件之一。目前,学院的523名专任教师中,有专业教师467名,“双师型”教师335人。

三、执行外引互联、专兼结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学院通过外引、互联等体例,积极聘请或柔性引进了一批具有行业、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具有雄厚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主干和能工巧匠等到学院担任相干专业的专职或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一路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工作。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实践经验雄厚的上风,安排其重点承担引导门生的熟悉实习、顶岗实习或卒业设计引导等实践教学义务。学院正视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建立了外聘和兼职教师资源库,出台了《外聘教师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执行外聘或兼职教师与校内正式教师划一待遇,雷同管理标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步了门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结果。目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964人,其中,校外兼职教师224人,占学院教师总数23.24%。校内专任教师523人,占54.25%;校内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124人,占校内专任教师的23.7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57人,占校内专任教师的49.14%。

四、实施科研策进、名师培养,提拔教师队伍的团体素质

学院把进步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拔办学水平的突破口之一。以教科研立项为抓手,进步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拔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积极鼓励、大力支撑教师申报各级教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学院制订出台了《教科研工作条例》《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及良好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条例》,对获得教科研立项、出版著作的教师进行资助或奖励,并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标准中加入教科研项目研究、论文发表的要求。激励机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进步。“十二五”以来,学院共获得科研成果2675项,先后搭建了6个市级以上科研服务平台。学院获得了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辈单位,多次荣获省社科联课题研究先辈组织单位奖。

学院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制订了《专业带头人、中青年主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办法》《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对选拔出来的专业带头人、主干教师、教学团队的营业进修、科研等给予政策和建设经费的倾斜、补贴,以此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进步。

第四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

一、增强政行企校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一)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范围,实现“政行校企”四方联动

学院在各专业普遍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部分专业实施订单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冠名学院”的基础上,面向区域产业、自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搭建新的合作平台、拓展合作范围,促进学院与当局、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学院先后通过与三门峡市教育局成立“三门峡市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间”,与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等合作成立工程中间,构建基础教育、技术研发平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加入河南省建筑、制造大类等行业引导委员会,密切与行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学院还与广东永顺集团、中青旅等企业合作成立冠名学院,与“东风日产”“亚宝”“天津明阳风电”等实施订单培养,实现人才的校企对接。合作各方以“合作办学,合造就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共育技术技能型人才。

目前,学院已建成了河南省高校节能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间、河南省高校酶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间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还建成了三门峡生物重点实验室、高端装备技术工程研究中间、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间、新型节能技术研究中间等10余个市级、校级研发平台。成立了“广东永顺管理学院”“人本科技学院”“中青旅三门峡旅游管理学院”“上海锦明学院”“中德汽车学院”“格莱银河学院”等企业冠名学院,开设了“东风日产”“亚宝”“天津明阳风电”“京东方物流”“华海”等多个订单班,订单培养的专业达26个,占学院开办专业的50%。

雄厚的合作平台、多元的合作模式、广泛的合作内容,促进了“两个育人环境、两支育人队伍、两种育人环境”的培育与建设,促进了各方资源的上风互补,较好地发挥了学院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加强学院办学的活力,进步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依托职教集团,实现区域校企、校际合作,助力区域发展

学院依托豫西高职教育集团及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开展校企、校校之间的合作。几年来,通过职教集团举办高职院校书记院长岑岭论坛、教务处长联席会等情势搭建了区域高职院校管理层面的合作交流平台,通过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开展集团内课程研发和教师培训等体例搭建了教师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大门生篮球约请赛,搭建了门生交流平台;通过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卒业生就业联盟举办的大型人才雇用会,为密切校企合作,促进门生就业提供了有利支撑;通过组建区域研发团队,开展区域经济社会题目研究。几个平台的搭建,积极有用的工作,促进了区域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加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也促使了集团的快速发展,集团已由最初的三省四市六所学院发展到了三省六市十二所学院。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步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2012年成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单位以来,学院制定了“教学改革三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通过“说专业”“说课程”和“说项目”等系列教学运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系统,强力推进“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改革,进而进步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双创教育”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积极探索、赓续完美,形成了基于“岗位主导•项目带动”的“134”人才培养模式。“岗位主导•项目带动”即以职业岗位需求主导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项目带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使门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形成职业岗位能力,实现培养目标。“134”即一条主线,以门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三大能力,即以门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为核心;四大课程模块,即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社会能力课程模块和通识课程模块。基于“岗位主导•项目带动”的“134”人才培养模式表现了我院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服务门生发展、激发门生创新意识、培养门生创业和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优秀的成效。

(二)以“项目化教学”为重点,重构课程系统和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难点,也是学院“教学改革三年三步走”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一步。学院坚持“课程育人”的理念,着力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重构课程系统和课程内容,进步课程建设的质量。

学院开展了全员参与、全课程覆盖的“说课程”运动,积极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期一年的“说课程”运动,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汇报展示、专家评议等体例,提拔了教师课程设计的能力和水平,重构了课程系统与课程内容,完美了课程实施平台,改革了课程评价标准,大大提拔了课程建设的质量。

通过“说课程”运动,全体任课教师根据学院课程改革的同一要求,完成了314门课程的课程团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并在实施中赓续完美。目前,《单片机实践与仿真技术》《机械零部件测绘与CAD》《发酵技术》3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三)以“六步四结合”为规范,改革教学模式

学院在认真研究高职课程理论和吸取借鉴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六步四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

“六步”是指课程组织和实施的六个要素,即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内容模块——训练平台——教学过程——考核评价。“六步”表现了课程设计的逻辑序列,不可逆转。“四结合”即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结合,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义务相结合,考核评价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六步四结合”教学模式为我校教师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轨范”,有用引导了学院的教学改革,也赢得了省内外同类院校的关注和好评。

学院以省级教改项目研究为依托,开展了较为体系的“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详细实践。在全院范围内强力推行“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通过专家引导、教师展示、集体评议、“说项目教学大赛”等运动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院教师全员参与、积极探索,有利促进了教学改革的赓续深入。经过为期一年的实践,“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大进步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赢得了广大门生的普遍好评。首批26本“六步四结合”创新型教材也于2016年8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面向社会公开发行。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拔门生技能水平

学院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保证明践教学时数不低于50%外,着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的管理、切实进步实践教学的质量,提拔门生的技能水平。

学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团体设计、同步进行的原则。通过“说课程”“说项目”等系列教改运动重构了课程系统、重构了课程内容,完美了课程实施的平台和评价标准,在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同时,也改革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同一、相互促进。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紧张的实践教学,是周全提拔门生职业素养、促进门生就业的紧张途径。学院各专业顶岗实习时间均不少于半年。高度正视顶岗实习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将顶岗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需要环节,门生必修的一门紧张课程。学院编写出版了《高职生顶岗实习》校本教材,规范了顶岗实习的教学标准、教学时数、教师聘任、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以及保险购置、安全管理等内容。学院出台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门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严酷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创新管理方法。对顶岗实习门生执行“三师制”,即聘请专业课教师为专业引导教师,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企业引导先生和聘请指点员为就业引导先生。各院部专业引导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专业引导及专业答疑,就业引导教师通过多种情势与门生进行交流,关心和了解门生思想动态,传达学院对顶岗实习期间的相干要求,向学院汇报顶岗实习过程中门生的难题,企业引导教师负责门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及生活管理。“三师制”实现了校企双方对顶岗实习门生的全程管理和合作评价,确保顶岗实习安全、有序、有用开展,切实提拔门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五部分  门生发展

学院高度关注门生的成长成才和将来发展,以培养“品质精良•技术精湛”高端技术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构建、赓续完美“全员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特色“三育人”系统,大力开展门生综合素质提拔工程。学院将门生综合素质提拔纳入人才培养工作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看重门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进步,看重门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门生周全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周全提拔门生综合素质。

一、把“双创”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建设了众创空间暨创业孵化基地,通过组建、成立专业技术研发社团实现专业实训室与创业孵化基地的有用对接;依托创业孵化基地,组织了开展创新创意大赛,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设计大赛,开办GYB创业培训班,携手北京创大科技有限公司举办创业训练营等,多措并举,为门生搭建创业平台、为门生铸就创业梦想。

二、充分行使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推进“文化育人”

基于门生文化素养的现实情况,开设了100余门通识课,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和晚会,依托70余个门生社团广泛开展社团运动,通过各类文化、艺术、体育和生理健康教育等社会实践运动,培育门生健康身心。

三、强力实施门生学业预警

学院出台了《门生学业预警制度》,对后进门生进行学业预警,以提示、关照、帮扶预警门生等情势,形成了学院、家庭和门生自身的教育合力,促使门生聚焦学习、关注成长,将细致力和重要精力聚焦学业,培育门生优秀学习态度和学习风俗,促进学风的持续好转。

四、大力实施“双证书”制度

学院出台了《关于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意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对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有用管理,强化培训环节,进步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2015届卒业生职业资格通过率达96%以上。学院被评为三门峡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辈单位,我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被评为“河南省良好职业技能鉴定所”。

五、大力推进对外合作交流

通过遴派良好门生赴韩国安东科学大学、韩国灵山大学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短期学习、文化交流和留学,增强国际合作,拓展对交际流,为门生提供增加知识、坦荡视野、腾飞梦想的契机。

几年来,学院门生先后获得国家级、省市挑衅杯奖励120余人次;200余名门生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奖励;卒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

第六部分  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当代社会赋予高职院校的一项历史责任,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好的一个紧张维度。多年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三门峡、面向金三角、服务大中原”的办学定位,围绕三门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赓续优化专业结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依托资源上风和人才上风,积极开展了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校际合作、对口自愿等社会服务运动。

一、优化专业结构,支持产业发展

学院建立了专业建设进退机制,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要适时调控专业设置。通过撤销一批、停招一批、改造一批、打造一批、新增一批、贮备一批的“六个一”的专业调整思路,赓续优化专业设置,自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必要。学院先后撤销了应用英语专业;先后停息招生了文秘等12个社会需求量小、专业招生规模小、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同时新增了中药学、助产、康复治疗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等12个瞄准新产业、新业态的专业。

学院通过持续开展的“专业大调研”“说专业”等系列运动,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自动修订完美人才培养方案,进步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凝神聚力打造特色和品牌专业。旅游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个专业成为中间财政支撑的提拔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立项建设专业,供用电技术、室内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3个专业成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供用电技术、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及应用、建筑工程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6个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物流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4个专业成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二、当代职业教育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

学院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门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目前学院已经和26个中专黉舍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2015年9月,学院托管了灵宝华苑职专,开启了我院委托管理中职黉舍的新模式;今年6月,学院和湖滨区当局合作,依托湖滨区教师进修黉舍,成立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进一步夯实了学院的生源基础,拓展了学院的发展空间。

三、拓展技术服务内容,提拔技术服务水平

通过搭建科研技术服务平台,团体抬高科技创新载体的高度。学院先后搭建了6个市级以上科研平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中纯电动轿车及关键零部件工程实验室和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为2个省级科研平台,高校酶制剂研究中间和高校节能照明工程研究中间为2个厅级科研平台,三门峡市生物重点实验室和三门峡市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间为2个市级研究平台。联合三门峡市生物企业成立了“三门峡市生物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团体抬高了科技创新载体的高度。

2015年,学院与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合作完成了河南省技术转化校区合作奖补项目和资源共享校区合作奖补项目,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300万元,2016年又与三门峡峡飞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合作申报了河南省资源共享校区合作奖补项目,目前已经通过评审公示。

此外,学院还与生物企业联合申报国家“863”计划项目,合作研发的10余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的紧张成果还获得了国家科技提高二等奖,成果转化带来经济效益3.5亿元。

四、建设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引领三门峡市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互联网强市战略的实施

按照三门峡市委市当局的部署,学院在校内建成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及创业孵化基地,设置了包括工作空间、社交空间、网络空间、共享空间在内的众创空间,筹建了包含40余个创新创业支持项目的7个服务中间,向全市开下班程技术、实验检验、技术技能训练等创新共享平台,向全市开放创业孵化服务。目前,面向全市开展的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和创新创业培训已达4000余人。同时,还帮助3000余名师生和市民完美创新创业意向,其中已有20余个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入驻基地,还有23个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已经进入待审批状况。

五、搭建教育培训平台,提拔区域从业人员素质

学院以赓续提拔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赓续扩大社会培训规模和进步培训质量为中间,以创建教育超市为载体,以发挥全校教育资源上风为支持,以自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突破口,依托开放式电大、成人教育基地、校内实训基地职业资格考试中间等,搭建开放式的教育、培训平台,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企业员工岗位能力提拔、中小学院长和教师继承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承教育等培训工作和社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鉴定服务,学院每年开展各类培训共计2万余人次,培训服务到款项2013年为192万元,2014年为203.26万元,2015年为89.65万元。

第七部分   题目与瞻望

一、专业设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新形态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学院需捉住机遇,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提拔专业内涵,提拔人才培养水平。

二、校企、政企合作的机制体系体例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学院需围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当代职业教育系统的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深入实践,赓续深化和创新校企、政企合作的体系体例机制,赓续促进学院内涵建设、激发办学活力,进步办学效益,提拔办学特色。

三、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进步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 时代背景下,学院需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管理手段,进步信息化管理水平,有用服务于人才培养。


上一篇:我校第二届大门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常务副校长李久昌受邀出席山西省职业教育师范类专业教学引导委员会2016年年会并做报告
(作者:佚名 编辑: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